古代牧羊如何,古代牧羊如何过冬
在古代,牧羊是一种重要的生计方式,尤其是在草原和山区地区。古代的牧羊人是如何进行日常牧羊的,又是如何应对寒冷的冬季的呢?以下是关于古代牧羊及其冬季生存方式的详细介绍。
1.牧羊饲料的储备与使用
古代牧羊的基础是饲料的储备。在育肥期间,每只羊每天需要2~2.5公斤的干草,或3~5公斤的氨化饲料或青贮料等。精料则是每天每只羊0.3~0.4公斤。
羊肉在冬春两季市场需求量最大,因此肉羊的育肥通常选在秋季。此时气温适宜,牧草、农作物秸秆等资源丰富,有利于羊的育肥。
2.冬季取暖方式
为了过冬,古代牧羊人采取了一系列取暖措施。他们会在床底下放置火盆或者烧热的石头,利用加热床体的方式让整张床都暖和起来。这种取暖方式的最初形式就是现在北方部分地区还存在的“炕”。
房屋大多坐北朝南,以充分利用阳光取暖。墙体用厚实的土砸实,屋顶有竹制顶棚和楼板,既能隔开灰尘,又能让屋子保持暖和。地上铺着木床,铺上草席,能有效隔开地气。
3.收割时期与牧草管理
用于鲜饲的豆科牧草在初蕾期至现蕾期刈割为宜,每年收割3~4次。苏丹草及其杂交种、饲用高粱宜在孕穗初期或稍早开始收割。
小雪过后,野外寻食越来越难,只能通过喂养来维持羊的基本生存。为了保证羊群过冬和母羊产羔,牧羊人需要提前做好饲料储备。
4.就地取材的御寒之物
古代老百姓的生活条件艰辛,他们为了过冬也是绞尽脑汁。例如,秋季积攒大量的稻草或枯草,既可以用来烧火取暖,也可以作为被褥。
5.牧羊犬的护理
古代的牧羊犬通常在春秋两季脱发,以调节体温。冬天则会去除粗毛,换上绒毛过冬。每天给狗狗梳头,清理掉下来的毛和皮屑,有助于保持羊舍的清洁。
6.牧羊人的日常生活
牧羊人的日常生活充满了挑战。他们需要仔细挑选橡子,保持房间的整洁,同时确保羊群和自己的生计。
通过以上各点的介绍,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牧羊人的生活方式及其在冬季的生存智慧。尽管生活条件艰苦,但他们凭借着自己的勤劳和智慧,成功地适应了自然环境,维持了羊群的生存和发展。